Preface
群山連綿,草場起伏,溪泉與河流自巖石之間流出,無數的高原動物與植物,在雪域附近自由生長。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作為長江、黃河與瀾滄江的發源地,這片平均海拔 3500 米至 4700 米的遼闊土地,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也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它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廣大中下游地區甚至國際更大范圍的生態安全。
三江源地區風貌
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和草地退化等現象,影響著三江源的高原生態。為了保護水源,讓豐富的生命與多樣的文化生生不息,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女性環保人網絡應運而生,她們通過記錄環境日記,收集與檢測水源,觀察當地物種變化,在當地社區踐行零廢棄、零污染、零浪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等行動,守護著牧人與高原動物共同的家園。
三江源地區風貌
DAZZLE 始終堅持對美好自然的敬畏、對萬物生靈的尊重,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探索。延續2024熊貓公益膠囊系列中對野生大熊貓和傳統非遺蜀繡的保護,今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技術支持下,DAZZLE 與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再度攜手,以 2025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探索三江源在地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聆聽和記錄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女性環保人參與高山牧區環保工作的日常,展現帶有在地情感與公益思考的當代時裝。
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女性環保人巴央、索南、達吉,藏族女孩卓瑪、拉毛央尕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 秋冬系列
同時,借由此系列,DAZZLE 與青海省牦牛絨生產基地合作,選擇牦牛相關環保產品,參與在地工藝和原生態材料的運用過程,將公益初心化為時裝生產的動力,探索實踐對中國工藝的傳承、對在地生產的扶助,以及對企業責任的擔當。以 Love Creates 為信念,DAZZLE以愛擁抱自然,擁抱原生之美。
視頻《巴央的一天》
巴央,今年 23 歲,她來自玉樹州囊謙縣的那索尼村,這是瀾滄江源區的一個藏村。她的日常,與生活在那索尼的許多牧民家庭別無二致:趕牛、擠奶、撿牛糞、收拾家務,一年四季,平凡而質樸。
巴央 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
春天,她忙碌在牧場上。夏天,趁著下午的清閑時光,她總愛到草原的小河邊上,脫了鞋下去玩耍、戲水;秋天,草原上的風景變得蕭瑟,她就到河邊、山上堆嘛呢石,為家里去世的親人和死去的牛羊祈福。
冬天,發生過一件讓她印象極為深刻的事情。那是三年前,村里共有六戶牧民家庭,大家輪流趕牛,這天輪到了她,“放牧路上,一只雪豹突然出現,我特別害怕,大聲地叫把它趕走了。” 巴央心里知道,雪豹是因為在寒冬的山上找不到食物,才冒險下山覓食。高原之上,野生動物們往往面臨著異常嚴峻的生存考驗。
巴央 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
作為人類的一員,可以為自然環境做些什么呢?16 歲時,在父親的鼓勵下,初中畢業回家的巴央,加入了囊格環境保育志愿團隊,開始為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簡稱三江源協會)工作。三江源協會懷有傳承青藏高原獨特生態智慧的愿景,開展了培育環保人,水源保護,零廢棄社區及鄉村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建設等一系列行動,參與共建的玉樹州社區和合作社眾多:甘達村、那索尼村、東壩鄉、德迦、帕卓巴、措池村,更與聯合國婦女署合作,動員了許多藏族女性走出家門,投入到環保工作與鄉村建設中,成立了女性環保人網絡。
巴央也成為了一名女性環保人,并相繼接觸了環境日記、水源收集與檢測、當地動植物觀察等專業環保工作。2023 年,憑借卓越的表現與貢獻,巴央入選了BBC 全球最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 100 位女性。
*
穹空倉,全名玉樹亞嶺穹空生態文化傳播中心
在過去的五年里,巴央每年夏天開始,便專心投入環保工作。從那索尼村搭車到三江源協會位于甘達村的工作站,或環保人們聚集的穹空倉,約需要三個小時。于是,工作期間,巴央就直接住在穹空倉里。穹空倉,在藏語中的寓意是“水源之家”,它由德國建筑師 Jakob Schmitt 設計,是一個眾多公益人捐贈支持,百余位在地環保人參與創建的公益平臺,整個空間踐行著零廢棄、零污染、零浪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
巴央與達吉用草原上的小野花裝點發辮,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三江源協會的環保人洛松曾告訴巴央,越來越多離開三江源的人不知道家鄉的變化,于是環境日記是寶貴的記錄。巴央的日記非常細致,日復一日地,記錄著草原上的風雨雷鳴,記錄著植物的生長與凋零,記錄著水源的變少或枯竭。“水源,是生命的源泉,沒有它我們將一無所有,地球上也不會有生命體,那就更沒有我們這個欣欣向榮的美麗世界。” 巴央樸實的字跡,在環境日記上徐徐寫著。
*
三江源甘達村的水源地
三江源是亞洲乃至世界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有著大大小小六千多個水源地,同時,在藏族傳統文化中,人們相信河流、湖泊等水域中居住著水神“勒”,他喜愛清凈無染的環境,掌管著水中的生靈,也庇佑著藏民的財富與福澤。巴央和環保人們收集水源,用一個個小瓶子,代表著一個個水源,記錄著水源地、牧民家的故事,在三江源協會甘達村的工作站,幾千個水源地標本,儼然組成了一座水源的博物館。
為了保護水源,讓三江源的牧人們都用上對水源沒有污染的洗護用品,巴央和其他環保人伙伴們也制作手工的牦牛皂 —— 這是一種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添加劑的酥油制產品。
*
巴央、索南制作雪豹手工皂,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
它的制作過程相當繁瑣。首先,需要將牦牛奶一半做成酥油,一半凍成冰塊,再在碗里加上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將做好的酥油倒入其中,與冰塊混合后攪拌,稍微凝固之后倒入模具之中成型。牦牛皂的造型結合了許多高原元素,比如藍天白云,動物花紋。其中一款藍色雪豹紋路的牦牛皂,是巴央制作的最多的,也是她最喜歡的,香皂上的藍色斑點,巧妙地使用了擠蛋糕奶油的工具繪制。DAZZLE與穹空倉合作,將環保人制作的雪豹手工皂,化為本次雪豹公益膠囊系列的限量贈禮,不僅為環保人創造更多生產收入,也支持他們繼續制作使用可再生資源、對環境零污染、發揮當地自然優勢的手工產品。
*
巴央、達吉與卓瑪一邊聊天,一邊編織,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此外,巴央還在穹空倉學習編織。環保人中的索南特別擅長編織,巴央經常向她請教。索南來自甘達村,這里的牧人一年間在高山中的冬夏牧場來回遷徙,他們依然使用著藏族最傳統的黑帳篷,炊煙裊裊,牦牛成群,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她的父親巴丁成林,是三江源協會的環保帶頭人,十年前,他以“山干凈、水干凈、人心干凈”為信念和口號,帶頭拆除了自家草場上的圍欄,與牧人們一起保護牧區水源。
在甘達村的后山,夏季牧場的入口,有一片茁壯成長的小樹林,溪水潺潺貫穿而過,黃色的小花成群地點綴在草甸上,美不勝收。這片樹林由索南一家人親自栽種,“最大的一棵樹是我種的,旁邊是我的五個弟弟,兩個妹妹種的。當時特別開心,爸爸、媽媽、爺爺,一家人一邊玩水,一邊種樹。” 索南說道。
索南 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索南曾在阿尼瑪卿民族職業學院學習唐卡繪畫,在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環保人之后,無論是穹空倉的不起眼的小石頭,還是協會工作站的墻壁,都有她畫的雪山草甸,或者生動的牦牛肖像,栩栩如生地展示著高原的生物多樣性。在甘達村,有一處水源塔的石碑,索南繪制了一雙女性的手,托舉郁郁蔥蔥的地球,她用畫筆,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
在甘達村后山,牧民們依然使用藏族傳統的黑帳篷。索南、卓瑪、達吉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索南的母親喜歡用牦牛的毛與絨編織家庭用具,比如趕牛繩、口糧袋,索南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愛上了藏地傳統編織。“傳統的藏地線棕織工藝,是先用黑色的牦牛毛和白色的羊毛手工搓成線繩,然后把線繩一條一條的染上顏色,最后進行編織。” 在索南看來,這些取自三江源本地的原材料,變成了美麗的紗線,變成了美麗的編織品和衣服,原采原用的方式符合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也為牧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巴央、達吉、拉毛央尕、卓瑪、索南奔跑在草原上,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經過三江源協會的組織和培訓,巴央、索南這樣的女性環保人學習了許多的新技能。她們做手工,做編織,在本地社區踐行零廢棄的可持續發展方式,也拿起相機學習拍攝,剪輯紀錄片,讓天南地北的朋友可以看到真實的牧區生活。“隨著許多人搬去城市,牧民文化正在慢慢地消失,我想記錄家鄉的變化,和生活中新出現的美好。” 巴央解釋道。
巴央、達吉、拉毛央尕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藍天之下,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 高山牧區,不僅是牧人們的家鄉,也是無數高原野生動物的家園。巴央曾偶遇的雪豹,是青藏高原的旗艦物種,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是全球雪豹種群數量最多、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全球約 60% 的雪豹棲息地。
甘達村后山的藏族傳統黑帳篷
在三江源地區,保護有大面積連片的雪豹棲息地。根據青海省林業與草原局 2025 最新的雪豹種群評估,研究員通過采集雪豹花紋等識別個體的方式,和一系列的模型計算,得出在三江源地區 36 萬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 11 萬余平方公里雪豹潛在適宜棲息地,雪豹種群平均密度約為每 100 平方公里 0.9 只,其種群總數約為 1002 只。
而三江源協會除了通過水源保護、環境日記、社區零廢棄等專業環保和可持續行動針對雪豹棲息地展開生態保護,也就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研究對環保人們進行了專項培訓,展開了一系列的雪豹調查與保護行動。
巴央與達吉為拉毛央尕做藏族傳統編發,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2015 年,三江源協會協助當地社區,在林業環保局的支持下獲得 75 個野外巡護證,開展了以三江源鄉村社區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志愿工作。2017 年,囊謙縣著曉鄉負責野生動物巡護的環保人普布和江巴多德,發現一只后腿癱瘓的雪豹,年齡約為 2 至 3 歲,是一只雌性雪豹。
2017年,三江源協會的環保人、登龍云合團隊、民間機構、專家共同救助雪豹凌霜
三江源協會的秘書長東周群培,即刻與登龍云合團隊、民間機構、專家共同趕往救助。高原天氣莫測,現場氣溫驟降,雪豹體力不支,他們將雪豹轉移到室內,并進行了初步的檢查。很快,在囊謙縣林業環保局的幫助下,雪豹被安全送至西寧野生動物園。因被救助時臨近“霜降”,雪豹得名凌霜。在西寧野生動物園園長齊新章及團隊的救治后,凌霜身體完全恢復,能夠獨立行動,但因野歸測試中與小羊羔周旋 40 個小時始終未能將其捕殺,顯示野外生存能力較弱,現在長期生活在西寧野生動物園。
巡護員色擁軍拍攝的雪豹
除了三江源協會,由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支持的保護機構和雪豹巡護員,同樣在用腳步丈量、用生命守護雪豹的疆域。2017 年起,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在四川、甘肅等地開展雪豹調查和保護示范項目,與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保護機構一起深入開展雪豹及棲息地生態系統的研究。
2024 年,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支持了共 3 個保護機構和 50 位雪豹巡護員,為其提供技術支持,開展雪豹棲息地的調查工作,年度總巡護公里數超 82000 km。雪線,是地球海拔最高,也是最脆弱的生命線,而這也是雪豹賴以生存的秘境。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表示,“將雪豹面臨的生存現狀和挑戰展示給更多公眾,是提升公眾對雪豹的關注和保護參與的關鍵。”?
DAZZLE 2025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
“高山牧區的牧人們常說,雪豹,是雪山的精靈。” 巴央表示。牧人們敬愛美好的自然,崇尚萬物生靈平等,被這種守護原生之美的精神所啟迪,DAZZLE 本次的 2025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以當代時裝語言建立了一次生態對話:雪豹豹紋以滿印形式鋪陳于時裝之上,宛如雪地掠過的斑駁光影,手繪雪豹插畫增添趣韻,定格“雪山守護者”的靈態,赭紅、松綠、蜜金等色彩,取自雪豹棲息地的山巒與巖層,又將民族智慧轉化為當代時裝的實用表達,大小細節,以柔和巧妙的方式轉譯著高原原生的凜冽與野性。
DAZZLE 2025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
本系列引入牦牛絨材質,這些牦牛絨原材料均源自青海省的草原,具有比羊絨更出色的保暖特性和卷曲彈性,且適用于時裝設計的白絨僅占牦牛絨總數不足百分之一,十分稀有,珍貴的高海拔天然纖維,經染色、編織后化為美麗的紗線,再經過巧妙設計織作秋冬成衣。同時,三江源協會女性環保人所制作的牦牛香皂,也會跟隨雪豹公益膠囊系列以限量贈禮的方式呈現。一步一舉,均表達著一個中國品牌深度參與中國原生態材料和在地工藝運用的決心,更以時裝為載體,推動中國生態保育和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的發展。
達吉、卓瑪、巴央、索南、拉毛央尕,均身著DAZZLE 雪豹公益膠囊系列與DAZZLE 2025秋冬系列
“小時候,我總愛躺在草原上,現在我發現我最喜歡的勒各梅朵(野花),也逐漸地找不到了。” 巴央說道。變少的花,消失的水源,冒險下山的雪豹,因為環境的發展,這些事物都無可避免地變得更加珍稀,人們擁抱消逝的事物,也慶幸著新的生機正在不斷涌現。
三江源的高山之下,環保人們的求真揚善之舉,匯聚成了靈性的神光 —— 無論是環境日記、檢測水源、做手工,還是記錄家鄉、種樹、援救雪豹,從小至大,無數舉動構建起他們守護家園的心愿,心愿變成行動,最終還給高山牧區的牧人與動物,一片干凈、純粹的天地。
出鏡:巴央、索南卓尕、拉毛央尕、美久卓瑪、達吉
特別支持: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感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供技術支持
攝影:劉偉
統籌、撰稿:雷妮
造型:張月茹
編輯:zhuoran
制片:帥又琦
制片協助:董怡琳
導演、剪輯、聲音設計:陳奕飛
視頻攝影:一川
視頻調色:江東
設計:Lifan